開場白
隨波逐流,不忮不求,與世無爭,仍不免驚濤駭浪,
不曾料到,享月退休,不多不少,維生殘年不必憂,
敲打鍵盤,遨遊網路,既獲亦予,名利皆在餘生外。
(註:開場白、出生和孩提時代三章脫稿於十年前,因此時、人、事都有些突兀或疏離請見諒)
老師你以前在哪裡? 問了前輩主治醫師也都說不知道。
是問我在哪裡工作的意思吧。
給北醫(台北醫學院,現醫學大學)的見習醫師上了每週一次的床邊教學課後離開前的短暫的一刻,一位學生有一點不好意思地問。
他們大概知道我是已經離開第一線工作,即退出江湖的人,但是對我的來歷則一團迷霧,也有一點好奇。
在北醫給學生上課和做床邊教學也有十五年啦,竟然沒有給學生留下一點點兒印象。 有一絲兒悵然。不過,想起來也有其原因、道理,要這樣安慰自己,不然會老衰得更快。
北醫雖然在台灣眾多的醫學院中有其長久的歷史和地位,但因為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像樣的一所屬於自己的附設醫院,老師也由一大堆像我這樣的兼任教師來擔任,所以有一個相當長時間的慘澹經營的時期。
當然這是以前的情況,最近幾年來的北醫在各方面的建設是有目共睹的。現在絕大部分的師資是專任的,也已有現代化的自己的醫院,在學術研究上也有豐碩的成果等等。
像我這樣的兼任教師,應該算是慘澹經營時期的北醫極少數留下來的小小遺跡吧--大 概是學校方面顧到情面不好意思解聘,很有耐心地等到兼任教師應退休的時機到了自動離開消失--也就這樣給新新人類的準醫師們一點點懷古、緬懷和迷思?
兼任教師一年只上幾堂課,床邊教學雖然每週有一次,但是,是一種小班制教學。每次上課的學生不過五到十位左右,三、四個禮拜就換一組,而且北醫的學生並不是全部都在自己的附設醫院見習、實習,還有一大堆學生是分散到其他醫院實習的。你有機會在床邊教學見到的準醫生們,不過是在自己的醫院實習的每一年級學生的四、五分之一而已,因此也不能怪大部分的學生不認得你,何況你又不是什麼大牌名教授?
我也應該知道時空不一樣了,我們求學時的“什麼一夜夫妻百世恩,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古老觀念,不但早進了博物館,也不知道擺在哪個角落,也沒人知道其存在的時代了,還想要學生認識老師。連「有學生老師才能領薪水養家眷」類的想法也早已是屬於古董類的思維了。不過,話又說回來,在一些場合,也會遇到不認識的年輕醫師叫你一聲老師或教授以對老師之禮待你時,又有另外不同的感受了。
我曾在幾年前跟學生們閒聊過,在北醫那漫長一段辛苦的日子裡,畢業出去的很多同 學,他們現在都已成為在醫界各領域活動的領導人物,而且比率還很高呢。開業的醫師不必講,你轉頭周圍看一看,各地榮民總醫院、各地的長庚醫院、新光醫院、國泰醫院、馬偕醫院、各省、市立醫院當院長、各部科主任的不都是北醫畢業的同學嗎? 也有不少人在政界、各醫學會、醫師公會做領導人。所以說一個學校即使硬體不怎麼理想,只要料子好,自己肯努力上進,硬體是不會左右他們的發展前途。
話說學生問我做過什麼事,我們都不認識你。我這個老老師的即時反應是,糟糕, 是不是教的不好,學生才會有這麼個疑問。接著的反應是,不!大概學生無論如何也不會沒有禮貌到這一種程度。那麼應該是反面的,教學大概尚能夠讓學生滿意,所以反而讓學生覺得你這個名不見經傳的老師究竟是幹啥的,稍稍起了好奇的疑問。這麼一想就安心了。希望不是自我陶醉。
啊!糟糕!大概是老邁的關係吧,說了說了竟把話題帶進了叉路,該把話題帶回原點 。
話說老醫於一九三○年出生在台灣中部的鄉下----
在北醫給學生上課和做床邊教學也有十五年啦,竟然給學生留下一點點兒印象都沒有。
有一絲兒悵然。不過,想起來也有其原因、道理,要這樣安慰自己,不然會老衰得更快。
北醫雖然在台灣眾多的醫學院中有其長久的歷史和地位,但因為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像樣的一所屬於自己的附設醫院,老師也由一大堆像我這樣的兼任醫師來擔任,所以有一個相當長時間的慘澹經營的時期。
當然這是以前的情況,最近幾年來的北醫在各方面的建設是有目共睹的。現在絕大部份的師資是專任的,也已有現代化的自己的醫院,在學術研究上有豐碩的成果等等。
像我這樣的兼任教師,應該算是慘澹經營時期的北醫極少數留下來的小小遺跡吧--大 概是學校方面顧到情面不好意思解聘,很有耐心地等到兼任教師應退休的時機到了自動離開消失--也就這樣給新新人類的准醫師們一點點懷古、緬懷?和迷思。
兼任教師一年只上幾堂課,床邊教學雖然每週有一次,但是,是一種小組教學。每次 上課的學生不過五到十位左右,三、四個禮拜就換一組,而且北醫的學生並不是全部都在自己的附設醫院見習、實習,還有一大堆學生是分散到其他醫院實習的。你有機 會在床邊教學見到的准醫生們,不過是在自己的醫院實習的每一年級學生的四、五分 之一而已,因此也不能怪大部分的學生不認得你,何況你又不是什麼大牌名教授?
我也應該知道時空不一樣了,我們求學時的“什麼一夜夫妻百夜恩,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古董觀念,不但早進了博物館,也不知道擺在哪個角落,也沒人知道其存在的時代了,還想要學生認識老師。連「有學生老師才能領薪水養家眷」類的想法也早已是屬於古董類的思想了。不過,話又說回來,在一些場合,也會遇到不認識的年輕醫師叫你老師或教授一聲以對老師 之禮對待你時又有另外不同的感受了。
我曾在幾年前跟學生們閒聊過,在北醫那漫長一段辛苦的日子裡,畢業出去的很多同 學,他們現在都已成為在醫界各領域活動的領導人物,而且比率還很高呢。開業的醫師不必講,你轉頭周圍看一看,各地榮民總醫院、各地的長庚醫院、新光醫院、國泰醫院、馬偕醫院、各省、市立醫院當院長、各部科主任的不都是北醫的畢業同學嗎? 也有不少人在政界、各醫學會、醫師公會做領導人。所以說一個學校即使硬體不怎麼理想,只要料子好,自己肯努力上進,硬體是不會左右他們的發展前途。
話說學生問我做過什麼事,我們都不認識你。我這個老老師的即時的反應是,糟糕, 是不是教的不好,學生才會有這麼個疑問。接著的反應是,不!大概學生無論如何也 不會沒有禮貌到這一種程度。那麼應該是反面的,教學大概尚能夠讓學生滿意,所以 反而讓學生覺得你這個名不見經傳的老師究竟是幹啥的,稍稍起了好奇的疑問。這麼 一想心也安了。希望不是自我陶醉。
啊!糟糕!大概是老邁的關係吧,說了說了竟把話題帶進了叉路,該把話題帶回原點 。
話說老醫於一九三○年出生在台灣中部的鄉下----
是問我在哪裡工作的意思吧。
給北醫(台北醫學院,現醫學大學)的見習醫師上了每週一次的床邊教學課後離開前的短暫的一刻,一位學生有一點不好意思地問。
他們大概知道我是已經離開第一線工作,即退出江湖的人,但是對我的來歷則一團迷霧,也有一點好奇。
在北醫給學生上課和做床邊教學也有十五年啦,竟然沒有給學生留下一點點兒印象。 有一絲兒悵然。不過,想起來也有其原因、道理,要這樣安慰自己,不然會老衰得更快。
北醫雖然在台灣眾多的醫學院中有其長久的歷史和地位,但因為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像樣的一所屬於自己的附設醫院,老師也由一大堆像我這樣的兼任教師來擔任,所以有一個相當長時間的慘澹經營的時期。
當然這是以前的情況,最近幾年來的北醫在各方面的建設是有目共睹的。現在絕大部分的師資是專任的,也已有現代化的自己的醫院,在學術研究上也有豐碩的成果等等。
像我這樣的兼任教師,應該算是慘澹經營時期的北醫極少數留下來的小小遺跡吧--大 概是學校方面顧到情面不好意思解聘,很有耐心地等到兼任教師應退休的時機到了自動離開消失--也就這樣給新新人類的準醫師們一點點懷古、緬懷和迷思?
兼任教師一年只上幾堂課,床邊教學雖然每週有一次,但是,是一種小班制教學。每次上課的學生不過五到十位左右,三、四個禮拜就換一組,而且北醫的學生並不是全部都在自己的附設醫院見習、實習,還有一大堆學生是分散到其他醫院實習的。你有機會在床邊教學見到的準醫生們,不過是在自己的醫院實習的每一年級學生的四、五分之一而已,因此也不能怪大部分的學生不認得你,何況你又不是什麼大牌名教授?
我也應該知道時空不一樣了,我們求學時的“什麼一夜夫妻百世恩,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古老觀念,不但早進了博物館,也不知道擺在哪個角落,也沒人知道其存在的時代了,還想要學生認識老師。連「有學生老師才能領薪水養家眷」類的想法也早已是屬於古董類的思維了。不過,話又說回來,在一些場合,也會遇到不認識的年輕醫師叫你一聲老師或教授以對老師之禮待你時,又有另外不同的感受了。
我曾在幾年前跟學生們閒聊過,在北醫那漫長一段辛苦的日子裡,畢業出去的很多同 學,他們現在都已成為在醫界各領域活動的領導人物,而且比率還很高呢。開業的醫師不必講,你轉頭周圍看一看,各地榮民總醫院、各地的長庚醫院、新光醫院、國泰醫院、馬偕醫院、各省、市立醫院當院長、各部科主任的不都是北醫畢業的同學嗎? 也有不少人在政界、各醫學會、醫師公會做領導人。所以說一個學校即使硬體不怎麼理想,只要料子好,自己肯努力上進,硬體是不會左右他們的發展前途。
話說學生問我做過什麼事,我們都不認識你。我這個老老師的即時反應是,糟糕, 是不是教的不好,學生才會有這麼個疑問。接著的反應是,不!大概學生無論如何也不會沒有禮貌到這一種程度。那麼應該是反面的,教學大概尚能夠讓學生滿意,所以反而讓學生覺得你這個名不見經傳的老師究竟是幹啥的,稍稍起了好奇的疑問。這麼一想就安心了。希望不是自我陶醉。
啊!糟糕!大概是老邁的關係吧,說了說了竟把話題帶進了叉路,該把話題帶回原點 。
話說老醫於一九三○年出生在台灣中部的鄉下----
在北醫給學生上課和做床邊教學也有十五年啦,竟然給學生留下一點點兒印象都沒有。
有一絲兒悵然。不過,想起來也有其原因、道理,要這樣安慰自己,不然會老衰得更快。
北醫雖然在台灣眾多的醫學院中有其長久的歷史和地位,但因為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像樣的一所屬於自己的附設醫院,老師也由一大堆像我這樣的兼任醫師來擔任,所以有一個相當長時間的慘澹經營的時期。
當然這是以前的情況,最近幾年來的北醫在各方面的建設是有目共睹的。現在絕大部份的師資是專任的,也已有現代化的自己的醫院,在學術研究上有豐碩的成果等等。
像我這樣的兼任教師,應該算是慘澹經營時期的北醫極少數留下來的小小遺跡吧--大 概是學校方面顧到情面不好意思解聘,很有耐心地等到兼任教師應退休的時機到了自動離開消失--也就這樣給新新人類的准醫師們一點點懷古、緬懷?和迷思。
兼任教師一年只上幾堂課,床邊教學雖然每週有一次,但是,是一種小組教學。每次 上課的學生不過五到十位左右,三、四個禮拜就換一組,而且北醫的學生並不是全部都在自己的附設醫院見習、實習,還有一大堆學生是分散到其他醫院實習的。你有機 會在床邊教學見到的准醫生們,不過是在自己的醫院實習的每一年級學生的四、五分 之一而已,因此也不能怪大部分的學生不認得你,何況你又不是什麼大牌名教授?
我也應該知道時空不一樣了,我們求學時的“什麼一夜夫妻百夜恩,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古董觀念,不但早進了博物館,也不知道擺在哪個角落,也沒人知道其存在的時代了,還想要學生認識老師。連「有學生老師才能領薪水養家眷」類的想法也早已是屬於古董類的思想了。不過,話又說回來,在一些場合,也會遇到不認識的年輕醫師叫你老師或教授一聲以對老師 之禮對待你時又有另外不同的感受了。
我曾在幾年前跟學生們閒聊過,在北醫那漫長一段辛苦的日子裡,畢業出去的很多同 學,他們現在都已成為在醫界各領域活動的領導人物,而且比率還很高呢。開業的醫師不必講,你轉頭周圍看一看,各地榮民總醫院、各地的長庚醫院、新光醫院、國泰醫院、馬偕醫院、各省、市立醫院當院長、各部科主任的不都是北醫的畢業同學嗎? 也有不少人在政界、各醫學會、醫師公會做領導人。所以說一個學校即使硬體不怎麼理想,只要料子好,自己肯努力上進,硬體是不會左右他們的發展前途。
話說學生問我做過什麼事,我們都不認識你。我這個老老師的即時的反應是,糟糕, 是不是教的不好,學生才會有這麼個疑問。接著的反應是,不!大概學生無論如何也 不會沒有禮貌到這一種程度。那麼應該是反面的,教學大概尚能夠讓學生滿意,所以 反而讓學生覺得你這個名不見經傳的老師究竟是幹啥的,稍稍起了好奇的疑問。這麼 一想心也安了。希望不是自我陶醉。
啊!糟糕!大概是老邁的關係吧,說了說了竟把話題帶進了叉路,該把話題帶回原點 。
話說老醫於一九三○年出生在台灣中部的鄉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